泰来县“志愿服务”助力文明实践倡树文明新风

泰来县紧贴围绕“学习实践科学理论、宣传宣讲党的政策、培育践行主流价值、丰富活跃文化生活、持续深入移风易俗”等五项内容,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为抓手,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文明实践活动,做到志愿入户、文明入心,促进了全县群众文明素质的提升和良好道德风尚的形成。

图一.jpg

一、配强队伍,加强阵地建设。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点),在全广泛建立各级志愿服务队,不断发展壮大基层志愿者队伍。建设1+5+6+5+4+N”覆盖全面的志愿服务体系,即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总队、志愿服务大队、乡镇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扶贫车间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4级网络模式的志愿服务组织,N个社会志愿团体,制定了2020年泰来县志愿服务工作计划及实施方案等文件制度完善志愿服务管理机制,形成政府引导、志愿者广泛参与的工作协调机制。


图三.jpg8c20b4aceb39d786cda8091e7c988b7.png

二、建立机制,服务群众需求。为解决服务百姓“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探索建立了群众需求“点单制”,面向群众征集服务需求,日常项目“定单制”和重点服务项目“派单制”,紧密结合本地实际和群众需求,精心组织各类志愿服务活动,使志愿服务贴近群众、贴近生活,不断增强志愿服务实效性。针对大秧歌、广场舞、红色文化等特色内容,围绕提升群众精神文化素养,提供免费指导和培训,常态化开展大秧歌、广场舞文化健身活动,实现村村都有秧歌队,群众积极参与健身心。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帮助老百姓打通各类销售渠道,开展直播带货和短视频带货志愿活动,助力农民增收。

图四.jpg

三、一所一品,凸显志愿服务特色。泰来县统筹资源力量、创新方式方法,夯实自身基础,立足实际形成了构建“一所一品”志愿服务良好开局。江桥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结合自身特点和优势,深入实地调研,综合分析研判,确定了符合实际、凸显“传承红色基因”爱国主义教育志愿服务项目;大兴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发挥其阵地作用,搭建起集理论宣讲、志愿服务、教育服务、政务服务等综合性平台,解决群众办事“最后一公里”难题;平洋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着重通过文明实践志愿活动激发群众内生动力,涌现出来的扶贫扶志、孝老敬亲等各类先进典型,其中乔福军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奋进奖;泰来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工作人员坚持勤调研、多跑腿、广交流,联合杨永奎志愿服务队开展保护湿地、泰湖安全巡逻等志愿服务活动30余次。截止目前,中心及各所(站)共开展理论宣讲700场次,受教育群众达20万人次,为农户提供技术咨询服务、现场指导、技能培训100余场,开展文化惠民活动200余场次。

图五.jpg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