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创建】文明创建巡礼——泰来县教育局

泰来县教育系统共有各级各类公办学校24所,其中教师进修学校1所、普通高中2所、职教中心1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18所,幼儿园2所,在校生总人数25872人。民办幼儿园41所,在园幼儿2141人。全县中小学教师编制共计2802个,截止目前,在岗在编中小学教师共计2499人,其中,包含未落编的特岗教师197人。一直以来,泰来县教育局党组深入扎实地开展文明单位创建工作。

一、完善健全建设机制夯实精神文明单位创建的思想基础

泰来县教育局党非常重视群众性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坚持把政治文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常抓不懈,务求实效。成立了由教育局党书记担任组长,党副书记任副组长并兼任办公室主任,机关各室长为成员的精神文明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分工落实责任,部门科室相互协调,创建工作有序开展。创建工作开展过程中,经常性组织召开门会议,研究部署有关工作,积极开展群众性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一是先后组织开展了最美班主任”、“美教师”、“优秀共产党员”、“四有好老师”、“先进基层党组织“优秀党务工作者”等系列活动,广大教职工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二是每年定期组织职工开展乒乓球赛、排球赛、篮球赛、书画大赛等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营造良好的创建氛围,又陶冶了职工的情操。在每项创建活动中,全体党员干部和工作人员率先垂范,以身作则,积极发挥引领作用,全心全意为师生员工服务,为教育教学工作服务,从而使群众性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开展得轰轰烈烈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为创建工作营造了夯实的思想基础。

二、提升党的建设能力,强化精神文明单位创建的组织保证

泰来县教育局党组坚持“党要管党”和“党管干部”的原则,创新开展党建活动,不断丰富党建内涵,为党建工作增添活力。

(一)落实“双培养”工作。一是举行“党员教师示范课”评比活动。赛课现场分主会场和分会场,全县教师通过腾讯会议进行线上观摩达3200余人次。评委现场打分、点评。此次活动不仅促进了党员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同时也为全县教师搭建了学习研讨的平台。二是结合“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组织骨干教师进行“党史学习教育+机关能力能力作风”知识竞赛活动,活化了党史学习教育的载体,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达到了“以赛促学、以学促做”的目的。

(二)稳步开展“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一是教育局党组制定了《教育局机关“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方案》;二是召开4次“解放思想、振兴发展”专题研讨,从严从实抓好落实、抓出实效,力求在深化思想解放上破坚冰;三是按照活动方案分解任务,全面启动并认真开展8项专项行动。  

(三)倾力打造党建品牌。在基层党支部打造“党建+”品牌,推动党建工作与教学、师德师能和德育深度融合,把学校党组织建成坚强战斗堡垒,为教育事业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和组织保证。其中,江桥镇中心学校在“党建+”工作模式推广下,依托家门口的教育资源打造“红色引领”党建品牌,精心打造党组织“红色堡垒”、党员教师“红烛先锋”、青少年学生“红心向党”三大工程。各项活动开展都取得了很好的育人效果。

(四)开展庆“七·一”主题活动。教育局召开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1周年暨“先优”表彰奖励大会。与会领导为获得表彰的先进集体和优秀个人颁发了奖杯、奖牌和证书,激励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和教师在教育建功新时代中坚定信念、振奋精神、凝聚力量,推动全县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通过加强党的建设、丰富党建内涵,极大地提高了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为教育系统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三、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增添精神文明单位创建的内生动力

(一)大力加强师德建设,不断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2022年,将师德师风建设列入全县教育系统重点工作,同时作为泰来县“十四五”校长、教师专业素养提升工程的首要任务来抓。一是召开全县教育工作会议,印发了《泰来县“十四五”校长教师专业素养提升工程实施方案》,与学校校长签订了师德师风包保责任状,建立了网格化管理制度。二是全县中小学教师、家长分别签订了《泰来县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十严禁”承诺书》等“三项”师德师风建设承诺书,各中小学校均在校门显著位置张贴市、县、校三级举报电话,自觉接受社会监督。三是从全县10个乡镇、各行各业选聘关心关注教育事业发展的行风监督员10位,进一步完善和强化了监督机制。四是建立泰来教育视频号,为优秀教师拍摄短视频,在全社会广泛传播“红烛”精神;充分发挥典型引路的作用,各中小学校广泛开展师德主题演讲、师德报告会等活动20余场次。

(二)改革创新德育体系。通过多渠道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提升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水平。一是全面开展好家校社协同育人工作。制定并落实了《泰来县中小学实施全员育人导师制工作方案》,目前全县小学结对316对,结对师生最大比例1:21;初中结对1543对,结对师生最大比例1:14;高中结对283对,结对师生最大比例1:13。根据育人结对名单,开展“万名教师进万家”活动,有针对性的采用帮扶辅导和其他助学措施。二是发挥活动育人功能,开展“讲文明、会学习、爱劳动、有担当、一起向未来”系列主题活动,培养学生文明素养、社会责任、实践本领。开展传统文化、礼仪知识教育、文明监督岗等活动进行“讲文明”教育;开展课前经典诵读、阅读习惯养成等活动进行“会学习”教育;开展卫生教育、校园绿植养护、参与家务劳动等活动进行“爱劳动”教育;开展社会活动、热心公益事业、帮助低幼同学等活动进行“有担当”教育。三是为全面提高全县中小学校文明礼仪教育水平,全县中小学教师、学生的文明素养,开展了泰来县“文明礼仪好少年、好教师、好学校”评选活动,评选出县级文明礼仪好教师46名、文明礼仪好少年96名、文明礼仪好学校2所。四是大力推进劳动教育。落实黑龙江省劳动教育清单,保障劳动教育时间,从幼儿阶段抓起,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县妇联携手县教育中心幼儿园在大兴镇中心幼儿园开展“春种一粒粟”主题实践活动。孩子们手拿小水桶、小铁锹带着种苗来到自己班级的劳动实践基地,挖土、栽种、填培、浇水;泰来县实验小学举行了喜迎二十大“童心向党,劳动光荣”第三届劳动技能大赛,各个年级根据劳动教育清单制定劳动技能比赛方案,通过比赛展现了学生动手能力,加深了学生对劳动的热爱,更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和平镇中心学校开辟了4.5亩劳动实践基地,以班级为单位划分31个片区,分观赏区和种植区,在自己区域内进行劳动;胜利蒙古族乡中心学校开展了“我心中的美食”、“农村娃 知农时 务农事”活动,进一步增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五是营造文化育人氛围。积极开展传统文化进校园、打造书香校园系列活动。泰来县第二中学组织开展了以“共享阅读之美,书香溢满校园”为主题的读书活动,促进了书香校园的建设工作;泰来县宏升中心学校践行“1+5”读书模式,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学习水平制定有层次、递进式的阅读目标,六年级开展诗词朗诵比赛,七年级开展诗词默写比赛,八年级开展读书报告会,从激趣,到内化,再到展现,真正让学生体验到读书的快乐;泰来县实验小学开展了为期两个月的“点燃读书热情 共建书香校园”第八届校园读书节活动。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