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好人】孝媳侍病翁,谱写抗癌“护亲曲”

齐静,女,中共党员,1975年4月出生,现任职泰来县教师进修学校音乐教研员。工作中,齐静业务能力出色,市级骨干教师、艺体学科优秀教研员;在家里,是丈夫眼中的好妻子,公婆眼中的好儿媳,女儿眼中的好妈妈。更是患癌公公心中的顶梁柱,她用爱与耐心撑起患病公公生命的晴空。2020年齐静被评为齐齐哈尔市“三八红旗手”2023年荣获市级“文明家庭”荣誉称号。

默默操持,贤内助变成“顶梁柱”

2002年齐静与铁路公安井维涛组建了一个小家庭,她也变身为警嫂。由于工作性质不能丈夫常在家,齐静独自撑起家庭,又当爹又当妈地照顾孩子,照顾年迈的公公婆婆,让丈夫没有后顾之忧。23年来齐静从未发过一句牢骚怨言。每当丈夫深夜加班回家,满怀愧疚地看着她时,她总会轻声安慰丈夫“你不用愧疚,我能照顾好自己、照顾好这个家,你一定要好好工作,注意安全”。每一个破晓时分,当城市还在沉睡,齐静就已悄然起身,开始为一家人准备早餐。送孩子上学后,她又匆匆赶回家中,照顾年迈体弱的公公婆婆,事无巨细,亲力亲为。孩子成长中的每一个关键节点,从入学的第一天,到每一次家长会,再到生病时的悉心照料,都只有齐静陪伴在侧,她既是温柔的母亲,又是坚毅的父亲,用柔弱的肩膀扛起双倍的责任。

伺病榻前,儿媳妇变成“亲姑娘”

2015年一次普通的身体检查打破了这个小家的宁静,齐静的公公被确诊胃癌晚期,医生说“老人最多只有半年的生存时间。”那一刻齐静夫妇的天仿佛要塌了,还没有安排完公公住院,丈夫就接到紧急警卫任务的通知,在丈夫犹豫不决时,齐静马上和丈夫说“你去吧,我会照顾好咱爸,你放心。”公公病后不久,婆婆也经受不住打击病倒了,就这样她不得不担负起家庭“顶梁柱”的重担。公公住院后,病情急速恶化,这期间需要人不间断的贴身照顾,齐静就默默担负了一切。每天早上4点钟准时起床为公公婆婆做“病号饭”,照顾婆婆吃完饭,齐静就带着保温桶去医院照顾公公,她的保温壶里永远分三层装着流食、温水和药。化疗后的公公呕吐不止,为防老人夜间呕吐窒息,她就在病床边放了小马扎守夜,困极了就掐虎口。齐静有个小笔记本,上面密密麻麻地记录着公公的病情:“3:15呕吐一次”“5:20说后背疼”……事无巨细地记录着公公的点点滴滴。有次公公便血弄脏床单,她蹲在卫生间搓洗到凌晨,护士感慨:“亲闺女也未必能做到啊。”病情恶化后,齐静的公公只能靠止疼药止痛,某天公公突然清醒:“丫头,我想吃你包的酸菜馅饺子。”听到公公的诉求,齐静狂奔回家和面,却发现酸菜用完了。寒冬腊月,她敲开五家原来老邻居的门才要到自家腌制的酸菜。当她把饺子捣成馅喂给公公时,老人含泪说:“这辈子没白活,有这么好的儿媳妇。” 女儿曾经问齐静:“爷爷奶奶会离开我们吗。”她说:“有妈妈在,不会的。”但是天不顺人意,2018年齐静的公婆还是因为病痛离开了她们,两位老人离世时间只相差14天。

德风润心,好妈妈变成“引路人”

1000多个日夜往返于学校和医院之间的瘦弱身影,在日常生活中也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影响着她的学生和女儿,她总是把最亲和的微笑留给了学生,把最美的艺术知识毫无保留地传递给她的学生。在生活中她总是乐于带着女儿去参加募捐活动,教导孩子要在日常生活中尊敬老人,要尽己所能地去帮助孤寡老人。女儿井义涵在她的影响下,经常把攒的零花钱给孤寡老人买生活物品,其他小朋友问井义涵为什么这么做的时候,她女儿非常骄傲地说“因为我妈妈就是这么做的。”

齐静,在不同的人生角色中都绽放出夺目光彩。身为教师,她辛勤耕耘;作为警嫂,她默默支持。而在家庭里,她是温柔体贴的妻子、孝顺恭敬的儿媳、慈爱尽责的母亲。她以柔弱之躯扛起家庭的千钧重担,以实际行动生动诠释着孝老爱亲的至美内涵,成为身边人心中的榜样。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