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好人】戎装褪去志不改,廿五春秋守林场

卢彬华,男,汉族,1975年6月生,中共党员,黑龙江省泰来县东方红机械林场大兴四队队25年来,卢彬华扎根林间,以无畏风雨的毅力徒步巡林。在他的坚守下,辖区从未发生盗窃林木案与火灾事故。卢彬华带领团队植树5600亩,助力泰来县从风沙之地华丽转身为鱼米之乡,用行动书写着绿色传奇。

用脚步丈量大地,用汗水守护林场

“来到泰来府,先吃二两土;白天吃不够,晚上给你补”。这是四十年前对泰来县自然环境的真实写照,更是他从小到大听身边人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因此卢彬华1999年退役后,就毅然投身到家乡的护林工作,来守护那片生他养他的土地。从成为护林员那一刻起,卢彬华就立志要为家乡环境改变做点事儿。作为护林员,他主要工作就是要对管护林地进行常态化巡护,面对场部至管护林场相距52公里且交通极为不便的现实环境,他充分展现出了军人“敢打胜仗”的优良作风,卢彬华每天天还未亮便徒步前往林场,面对27604.1亩的管护林地,他每天至少要徒步行走5个小时才能全覆盖巡护一遍。后来条件好了,卢彬华自己买了辆摩托车,林场的道路环境非常差,时不时车子就撞树上了,自己全身是擦伤的回来,反反复复。有时还不敢骑车,怕偷树的人听见响动逃跑……就这样卢彬华还骑坏了四辆摩托车,更不知道磨坏了多少双鞋。如此枯燥乏味且艰苦的工作,他这一干就是25个年头。有人问他:“你不觉得这工作太艰苦了嘛。”他说:“有啥苦的,不是正常工作嘛,总要有人干不是嘛。要是真觉得苦,当时不会干,干就要干好。”就这样无论严寒酷暑,卢彬华从未间断过每一天的巡护工作,有的时候巡林累了他躺在茂密的林间,听着鸟的叫声,看着蔚蓝的天空,他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暖流:即便巡林之路满是艰辛,可只要能守护这一方美景,一切疲惫都化作了值得。卢彬华用自己的青春踏遍了这里的沟沟坎坎,守护着这里的一草一木,用汗水滋养着这片林海。

用生命践行誓言,用热心守护生态屏障

“服从命令,忠于职责”这是刻在他骨子里的基因,他说:“在部队的时候,我的老班长就经常对我们说,既然你选择当一名军人,那就是选择了奉献与牺牲,而如今我既然选择护林员这个职业,守护好这片林海便是我一生最崇高的职责。”作为队长的他,不仅要做好日常的巡林工作,如何开展好护林宣传工作也成了他的工作重点之一,他立足于工作实际,以增强群众护林意识为切入点,通过发放宣传材料,刷写林地标语,组织护林员进行入户宣传护林公约、森林防火、森林病虫防治知识等方式,切实增强广大村民的防林护林意识,也为守护林区联防联治打下了坚实基础。25年来,他累计发放宣传材料2万余份,刷写林地标语3000余条,组织开展入户宣传2000余次。他说:“群众的眼睛都是雪亮的,只有我们坚持干了,才能带动他们一起,我们都不带头做,群众就更发动不起来”。通过他的不懈努力,他所管护的林区实现了多年来没有发生一起森林火灾,没有一起乱砍滥伐林木现象,更没有乱捕野生动物现象。

卢彬华在守护好林区的同时还致力于植树造林工作,每到春季造林时,他总是第一个到达现场,组织职工群众一起开展造林工作。25年来他始终坚持扎根在植树造林一线,亲自挑选苗木、树坑间距、深度等树木种植的各个环节,不断提高育苗种植的成活率。此外他还十分注重边学习、边实践、边总结,针对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向林场领导提出合理化建议,如树苗浇水后,采用覆土保湿的方法,提高了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在他的努力下,大兴四队的造林成活率逐年提高。曾经困扰几代人的黄沙土,现在已然变成一道道绿色的屏障。

用育树的耐心育人,用恒心传承薪火

“生态环境建设要用心治理、精心呵护,一以贯之、久久为功”。作为队长的他深知,护林和造林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需要几代人辛勤耕耘才能取得显著成效的。因此,在日常工作中,他十分重视“传帮带”工作,他主动承担起对新入职护林员的培训工作,耐心地向他们讲授巡护林工作技巧和树木养护知识,他经常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勉励新员工要坚守扎根林场的初心,不断为林业事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在他的带领带动下,大兴四队全体管护人员形成了互帮互助、团结协作的良好氛围。

如今,卢彬华依然坚守在林场的岗位上,他就像一棵挺拔的大树,扎根在这片山林中,用实际行动践行着新时期下的杨善洲精神,用青春热心谱写出一幅绿色篇章。


分享